//--Slider starts here--//

醫師叮嚀

消化性潰瘍! 小心幽門桿菌作怪

消化性潰瘍的診斷,以胃鏡最為正確。 消化性潰瘍的併發症為潰瘍出血,幽門狹窄及胃腸穿孔(潰瘍直接穿破整層胃壁)。以出血佔消化道出血之40-50%為最常見。出血的症狀為解黑便。

必須做胃鏡的三大理由

*可以正確診斷食道、胃、十二指腸疾病及對症下藥。 *若胃鏡診斷為逆流性食道炎及消化性潰瘍,可配合健保使用特效胃藥治療1至2個月,其治癒率可高達80%至90%。 *可以及早發現食道、胃、十二指腸癌症。

慢性胃炎簡介

慢性表層性胃炎的病因為常服止痛葯、煙酒、緊張、壓力、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或幽門桿菌感染。因胃液及胃酸分泌增加,治療以制酸劑為主,以粘膜保護劑及消化劑為輔。

逆流性食道炎簡介

胃腸科的胃鏡檢查中,約2-3成患者有食道炎,以前年輕人少見,現在有增多趨勢。隨年紀愈大,發生率愈高。 症狀不一而足,典型症狀為胃酸逆流,火燒心。約三分之一患者有非典型症狀,包括心絞痛、胸悶、咳嗽、氣喘、咽喉異物感或痛感、聲音沙啞。併發症為食道出血、狹窄、合併巴瑞特食道症。

胃痛嗎? 幽門桿菌可能是元凶

目前台灣約有44%的人罹患幽門桿菌。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約有80-90%、胃潰瘍患者約有60-70% 是由幽門桿菌所直接致病,因此若將幽門桿菌根除,潰瘍即可根治。 使用「三合一療法」殺菌的治癒率約為八成。

必須定期做腹部超音波的三大理由

建議40歲以上的你必須定期做腹部超音波的三大理由: 1.可診斷五大器官 肝、膽、胰、腎、 脾 的疾病。 2.準確性高、且對身體無害、無侵犯性 的診斷工具。 3.早期檢查,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。肝功能異常者更須每半年檢查一次。

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

胃潰瘍和大吃無關! 主因幽門桿菌感染

文章轉載: TVBS 新聞/記者洪彩綸】
上班族壓力大,一旦覺得胃不舒服可別輕忽,因為除了可能是胃食道逆流,更可怕的是胃潰瘍,主要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,數據顯示,台灣消化性潰瘍出血盛行率是歐美國家的3倍,台灣有超過1成民眾飽受此病困擾,但有更多人不知道自己可能有胃潰瘍,直到併發出血或穿孔才趕緊就醫,醫生提醒,胃潰瘍的疼痛和消化不良的疼痛不一樣,潰瘍疼痛主要是在空腹或飯後2小時,而且會持續12個星期,最典型的是凌晨或天亮被痛醒。
圖片來源:www.027wcw.com
天氣轉涼許多上班族最愛揪團吃麻辣鍋,濃郁湯頭搭配各種火鍋料,有些還能吃到飽,大吃大喝,容易胃不舒服,但這些主要都是胃食道逆流,如果胃痛,真正可怕的是消化性潰瘍,可能會吐血,跟大吃或壓力沒有關係,主要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吃了太多消炎止痛藥。
台大內科部主治醫師吳明賢:「年輕人大概以12指腸潰瘍為主,他百分之8090%還是都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,老年人以胃潰瘍比例增加,因為他們容易服用消炎止痛藥物。」
台灣消化系醫學會表示,國人消化性潰瘍出血盛行率是歐美國家的3倍,超過1成民眾飽受此病困擾,但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有潰瘍,直到併發症出現吐血、血便、血尿才趕緊就醫。
吳明賢:「通常潰瘍疼痛會在空腹的時候疼痛,或是飯後2小時疼痛,他會持續一段時間,譬如1-2個星期,更典型是凌晨或天亮痛醒。」
得仔細分辨,潰瘍疼痛跟消化不良的疼痛不太一樣,有症狀盡快就醫,否則如果自恃身體好,輕忽任何警訊,不只可能併發出血,嚴重的話還會穿孔甚至危及性命

原文網址http://news.tvbs.com.tw/entry/50624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