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/--Slider starts here--//

醫師叮嚀

消化性潰瘍! 小心幽門桿菌作怪

消化性潰瘍的診斷,以胃鏡最為正確。 消化性潰瘍的併發症為潰瘍出血,幽門狹窄及胃腸穿孔(潰瘍直接穿破整層胃壁)。以出血佔消化道出血之40-50%為最常見。出血的症狀為解黑便。

必須做胃鏡的三大理由

*可以正確診斷食道、胃、十二指腸疾病及對症下藥。 *若胃鏡診斷為逆流性食道炎及消化性潰瘍,可配合健保使用特效胃藥治療1至2個月,其治癒率可高達80%至90%。 *可以及早發現食道、胃、十二指腸癌症。

慢性胃炎簡介

慢性表層性胃炎的病因為常服止痛葯、煙酒、緊張、壓力、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或幽門桿菌感染。因胃液及胃酸分泌增加,治療以制酸劑為主,以粘膜保護劑及消化劑為輔。

逆流性食道炎簡介

胃腸科的胃鏡檢查中,約2-3成患者有食道炎,以前年輕人少見,現在有增多趨勢。隨年紀愈大,發生率愈高。 症狀不一而足,典型症狀為胃酸逆流,火燒心。約三分之一患者有非典型症狀,包括心絞痛、胸悶、咳嗽、氣喘、咽喉異物感或痛感、聲音沙啞。併發症為食道出血、狹窄、合併巴瑞特食道症。

胃痛嗎? 幽門桿菌可能是元凶

目前台灣約有44%的人罹患幽門桿菌。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約有80-90%、胃潰瘍患者約有60-70% 是由幽門桿菌所直接致病,因此若將幽門桿菌根除,潰瘍即可根治。 使用「三合一療法」殺菌的治癒率約為八成。

必須定期做腹部超音波的三大理由

建議40歲以上的你必須定期做腹部超音波的三大理由: 1.可診斷五大器官 肝、膽、胰、腎、 脾 的疾病。 2.準確性高、且對身體無害、無侵犯性 的診斷工具。 3.早期檢查,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。肝功能異常者更須每半年檢查一次。

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

建立正確大腸激躁症的觀念


文章轉載:EZHEALTH ,資料來源 HEALTHDAY
大腸激躁症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)是一種常見的胃腸疾病,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醫師及病人對於此種疾病存在有錯誤的觀念,美國密西根大學健康系統的喬伊博士(Dr. William D. Chey)表示,大腸激躁症的患者會遭受到許多不同的症狀,所以也造成診斷上的困難,某些食物也可能促使大腸激躁症發生,但食物種類則因人而異。
圖片來源:sciencephoto.com



大腸激躁症的症狀包括腹部絞痛、疼痛、脹氣、便秘及腹瀉等,為了幫助患者們能更了解這種疾病,喬依博士提出以下幾項資訊:

大腸激躁症並不存在於腦部,儘管壓力可能會使大腸激躁症的症狀更加惡化,不過在大多數的案例中壓力並不是導致得到這種疾病的主要因素。

大腸激躁症比較多見於女性,不過男性及老人也都有可能會發生。

許多醫師認為大腸激躁症不是很重要的病症,因為他不會危害到生命,不過喬依博士認為,大腸激躁症對生活品質會造成負面的影響,有時甚至會影響到每日的基本活動,所以不論是醫師或病患都要認真看待。

乳糖不耐症在某些大腸激躁症的案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不過它不會是引起症狀的主要原因。

多數大腸激躁症的患者不需要限制只能食用某些清淡無味的飲食,喬伊博士建議,患者應該做好每日飲食及大腸激躁症症狀發作的記錄,經過一段時間應該就能找出那些食物可能會引起大腸激躁症的症狀,然後將它們剔除在飲食之外,喬伊博士提到,脂肪過多的食物、牛奶製品、巧克力、酒、咖啡因、碳水化合物飲料都是比較容易使症狀惡化的食物。

診斷大腸激躁症並不需要接受很多的醫學檢查,只要能證明有與腸習慣改變有關的反覆發作性腹痛,並排除其他問題的警訊(例如:50歲後新發生的症狀、胃腸出血、無可解釋的體重下降、夜間腹瀉、大腸結腸癌等),就能正確診斷出是否罹患大腸激躁症。

有用的諮詢、生活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及藥物都能幫助病患有效控制大腸激躁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