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/--Slider starts here--//

醫師叮嚀

消化性潰瘍! 小心幽門桿菌作怪

消化性潰瘍的診斷,以胃鏡最為正確。 消化性潰瘍的併發症為潰瘍出血,幽門狹窄及胃腸穿孔(潰瘍直接穿破整層胃壁)。以出血佔消化道出血之40-50%為最常見。出血的症狀為解黑便。

必須做胃鏡的三大理由

*可以正確診斷食道、胃、十二指腸疾病及對症下藥。 *若胃鏡診斷為逆流性食道炎及消化性潰瘍,可配合健保使用特效胃藥治療1至2個月,其治癒率可高達80%至90%。 *可以及早發現食道、胃、十二指腸癌症。

慢性胃炎簡介

慢性表層性胃炎的病因為常服止痛葯、煙酒、緊張、壓力、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或幽門桿菌感染。因胃液及胃酸分泌增加,治療以制酸劑為主,以粘膜保護劑及消化劑為輔。

逆流性食道炎簡介

胃腸科的胃鏡檢查中,約2-3成患者有食道炎,以前年輕人少見,現在有增多趨勢。隨年紀愈大,發生率愈高。 症狀不一而足,典型症狀為胃酸逆流,火燒心。約三分之一患者有非典型症狀,包括心絞痛、胸悶、咳嗽、氣喘、咽喉異物感或痛感、聲音沙啞。併發症為食道出血、狹窄、合併巴瑞特食道症。

胃痛嗎? 幽門桿菌可能是元凶

目前台灣約有44%的人罹患幽門桿菌。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約有80-90%、胃潰瘍患者約有60-70% 是由幽門桿菌所直接致病,因此若將幽門桿菌根除,潰瘍即可根治。 使用「三合一療法」殺菌的治癒率約為八成。

必須定期做腹部超音波的三大理由

建議40歲以上的你必須定期做腹部超音波的三大理由: 1.可診斷五大器官 肝、膽、胰、腎、 脾 的疾病。 2.準確性高、且對身體無害、無侵犯性 的診斷工具。 3.早期檢查,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。肝功能異常者更須每半年檢查一次。

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

胸悶咳嗽 竟是胃食道逆流

文章轉載:udn健康醫藥 【聯合報記者江詩筑/整理】

病例:一名42歲身材微胖胡姓男子擔任科技業工程師,日前到門診求助,抱怨出現胸悶,呼吸困難和咳嗽的情形,曾在附近診所治療,被診斷為急性支氣管炎,服藥後症狀和不適感沒有緩解,經心電圖與放射影像檢查,排除心、肺等問題後,才知得了「胃食道逆流」症。

圖片來源:surgery.usc.edu

頭份鎮為恭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湯夢彬表示:胃食道逆流是因胃部內容物反常逆流,導致食道黏膜傷害,產生相關症狀,台灣的盛行率約百分之十二到十六。

病因多數是下食道括約肌功能異常,導致胃內容物逆流,造成食道傷害或引起氣喘、咽喉炎等症狀,常見的典型症狀是心口灼熱感,俗稱「火燒心」、胃酸逆流,造成患者用餐完畢後,容易「溢酸水」,以及非心臟疾病引起的胸口悶痛。

另外,也有些非典型症狀如患者常會感覺喉嚨有異物感、咽喉炎、吞嚥困難、疼痛,有的患者則出現不明原因的長期慢性咳嗽,甚至牙齒受到胃酸侵蝕等。

要治療胃食道逆流疾病,首重調整生活作息,除了盡量三餐定時定量,維持適當體重及飲食習慣、戒菸、戒酒,穿合身、舒適的衣物,避免壓迫胃部,餐後也避免彎腰提重物。

建議進食後1至2小時內避免躺臥,以免造成逆流,若要就寢可抬高床頭10公分左右,避免攝取減少下食道括約肌收縮力的食物,包括高脂肪食物、巧克力、酒、薄荷等;少吃直接刺激食道黏膜的食物,例如辣、洋蔥、酸果汁、咖啡等,而可樂、啤酒容易增加胃酸分泌。

藥物治療也可以協助減少患者症狀發生,降低胃內的酸度及減少胃液逆流回食道的機會;若胃食道逆流症狀經過調整生活習慣及服藥後仍嚴重影響生活品質,可考慮進行外科治療手術,例如胃底折疊術,減少胃酸逆流的次數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